轮椅篮球是什么意思
轮椅篮球是什么意思
轮椅篮球,一项属于残疾人的篮球运动,最早起源于1946年。轮椅篮球的运动员主要为下肢截肢、儿麻或脊柱损伤人员。1960年,在第一届罗马残奥会中,轮椅篮球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轮椅篮球发展历史
1946年,为了帮助在二战中受伤的士兵康复,一位叫格特曼的德国医生将作为脊髓损伤治疗手段的轮椅马球改为轮椅篮球,并组织了首次轮椅篮球比赛。当时的比赛使用的是日常生活轮椅。
由于轮椅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开始研究开发竞技轮椅,同时轮椅篮球比赛规则也对轮椅进行了明确规定。
1949年,全美轮椅篮球协会成立,轮椅篮球作为竞技项目成为正式组织的体育运动项目,轮椅篮球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1960年,在第一届罗马残奥会中,轮椅篮球被列为残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1984年,轮椅篮球运动被正式传入中国。
1987年,第二届全国残运会上,轮椅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轮椅篮球场地要求
比赛场地
正式比赛场地称为标准场地,场地的规格是长28米、宽15米,表面为平坦、结实且无障碍的长方形,线、区和圈的规格名称与普通篮球的场地相似。
篮球
使用国际篮球联合会规定的用球:重量不少于567克,不多于650克,充气后将球从1.8米高的高度坠下,反弹起来的高度不得低于1.2米,且不高于1.4米。
轮椅
轮椅应该由3-4个轮子组成,两个大轮子安装在后侧,前侧有1或2个小轮子。轮椅整体高度不能超过53厘米,大轮子的直径最大为69厘米。每个轮子上面必须有手制动轮,其他装置不可有。
轮椅上面的扶手和其他附属装置不能超过队员自然姿势腿和躯干的位置。
不同等级的运动员﹐轮椅作为上的坐垫厚度也不同,一般是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得分,差异得分高的运动员坐垫高度一般要求低一些。